來到東京的第一天, 因為還沒買床墊和毛巾之類的生活必需品, 所以我們選擇入住飯店
第二天回到家裡後要做的其中一件事, 就是和附近的鄰居打招呼:「引越しのご近所挨拶」
我們的家, 家徒四壁時是長這樣的, 是個一房一廳的小格局
1月初的時候有去了一趟日本旅行, 那時候就有先處理好部分的傢俬, 括一個雙人床架, 兩張書桌, 還有一張餐桌。但床褥, 枕頭, 被鋪和毛巾等等的必需品都還沒有買, 所以第二天早上便先跑一趟Nitori
總之! 就先買枕頭和床墊吧, 不然就要一直睡地板了
他把兩張單人床墊就這樣扛著, 另外還有枕頭跟綿被要買, 有夠狼狽的啊(笑)
回到家裡的第一件事, 就是… 先迷信一下, 哈哈
華人社會在搬進新家前都會有拜四角的習俗
在日本我們就沒有去做拜四角的儀式了, 免得標奇立異啊, 但又想要比較安心, 所以我還是先點燃了白鼠尾草, 然後把全屋每個角落都燻一遍, 想說在正式入居前先把空間都淨化一下
至於家裡, 因為收納的傢具還沒到, 東西都有藉口亂放, 最初到埗的10幾天的生活, 我們大概都是這樣過的(笑)
拉回正題, 我把住屋每個角落都燻過一遍後, 就想要出門買個午餐, 順便也ご挨拶
住在公寓和大廈的情況下, 所謂的與鄰居打招呼, 簡單來說需要拜訪的就是在自己「上下左右」的這幾戶。比如說我們家在302號室好了, 那麼自己家左邊的301號室和右邊的303號室, 還有上方的402號室和下方的202號室也需要連人帶禮的先去敲個門打聲招呼
日本從以前開始就有這樣的睦鄰文化, 因為日本人覺得在生活上難免會有些音量, 也可能會打擾到別人, 比喻說不小心把東西掉在地上造成的嘈音, 小狗偶爾的吠叫所做成嘈音等等。想要面面俱圓的日本人發展出這樣的搬家文化 (不過現在有些年輕人搬家時怕麻煩, 都已經沒有不打招呼了, 另外要是一個女生自己住, 在安全的考量下, 也不會打招呼, 免得別人知道她一個人住)
雖然說敲門去拜訪是禮貌, 但卻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 這個時勢, 感覺寫信應該會比較好, 所以我們手寫了一封信, 然後把小禮物夾在一起, 塞進鄰居的信箱裡去了
信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你好, 我們是剛搬來〇〇號室的人, 我們是姓陳的夫婦, 本來是應該親自拜訪的, 但考慮到最近新雅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症(武漢肺炎)在擴大的關係, 我們最後還是選擇用手寫的這封信來拜訪大家。因為我們有在養著一隻狗, 她偶爾的吠叫可能會造成一點嘈音, 請多多包涵啊, 和信封一起夾著的是我們的小小心意, 要是你可以笑納的話我們會很榮幸的, 日後還請多多關照了」
要找可以放到信箱的同捆小禮選擇可真不多啊, 我們想了很久, 到底該送什麼比較好, 有想過送巧克力, 也有想過送小餅乾, 折騰了一大輪後, 結果買了實用的廚房用精緻抺布(咦?)
雖然沒有親自去敲門, 就只是把信和禮塞到大家的信箱, 但要放的時候也是有點小緊張, 檢查了好幾次, 怕入錯別家的信箱, 另外又怕剛好撞到鄰居, 看我們鬼鬼祟祟的在翻信箱, 會被誤以為是怪人(也想太多了吧)
一晚過後, 隔天我又跑去偷看了一下, 大家的信箱都已經變空了, 看來在to do list上的ご近所挨拶一欄, 終於可以打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