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 由英殖的時代來到香港, 慢慢再由傳統的英式奶茶發展成現今的絲襪奶茶, 香港飲食文化的特色之一, 陪伴著大多數香港人的成長與日常。
然而這杯茶記名物, 每間茶餐廳沖製出來的味道卻都不一樣, 有好喝的也有質素參差的。想要穩定地喝到自已喜歡的味道, 這讓我有興趣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學習如何去「沖一杯靚奶茶」
小時候跟家人到茶餐廳食飯, 都愛偷瞄水吧的師傅, 好奇他們是不是真的用絲襪去沖茶, 對於這杯香港特色的「絲襪奶茶」深感興趣。
答案當然是, 沒有人會用絲襪去沖奶茶的。師傅們用的是茶袋, 只是茶葉沖泡久了以後. 原本白色的茶袋變成了絲襪般的顏色, 也有人說因為香港奶茶, 除了茶味茶香, 還有如絲襪般絲滑, 所以稱為絲襪奶茶。
左邊是全新的茶袋, 右邊是用過的, 當然資歷深的老茶袋, 顏色還會更啡更深色
要沖出一杯靚奶茶,由茶葉, 水溫, 撞茶手法到淡奶, 通通都是重要的構成
港式奶茶一般都是採用斯里蘭卡的紅茶, 茶葉之中又有粗中幼茶之分, 三者各司其職, 但求色香味俱全。要講究的話當然是把各種粗中幼的茶葉都買齊, 然後再按比例去「溝茶」, 但其實也可以去買一些已經拼配好的茶來沖泡茶膽。
一般家裡都不會有茶餐廳那些專業用的加熱爐餅, 不想買爐的話, 用普通明火煲茶也OK啊。把茶葉放進壺裡後沖入熱水, 煲滾後進行焗茶的步驟
茶滾至壺口而不瀉, 證明水量不多也不少 (能練出丁點成果, 容許我小小的自滿一下,哈哈)
完成焗茶這一步後便可以準備去「撞茶」
打開壺蓋, 把茶袋放到另一個空壺裡, 一隻手拿起茶袋, 提高至壺口, 另一隻手把熱茶倒進茶袋裡去, 這來回幾次的撞茶步驟, 能讓全部茶葉的茶味都能釋放出來
撞好了茶, 補一點熱水, 然後再把茶壺放到爐火中「回溫」
這樣一來, 「一沖、二焗、三撞、四回溫」的過程都完成了, 一壺水滾茶靚的茶膽就這樣誕生!除了奶茶, 這茶膽同樣能用來沖泡港式檸檬茶
在香港能買到的淡奶有很多, 當中又有分「植脂淡奶」和「全脂淡奶」, 前者不含膽固醇, 比較健康, 而要數市面上最常見的植脂奶, 應該是三花了吧?除了沖製奶茶之外, 在布甸、啫喱和西米露等等的甜品也經常會看到它的蹤影。
相比起植脂的, 全脂淡奶質地更濃, 所以據說香港大多數的茶餐廳也都是用全脂淡奶來沖奶茶的, 貪其奶味濃郁, 當中又以「牛牛牌」黑白淡奶最受歡迎。
淡奶先落杯, 再把熱茶撞進去… 就這樣, 一杯奶茶便完成了!比起加糖享用, 我更愛喝這樣的「奶茶走甜」, 享受最單純的奶滑茶香。
解鎖了這項新技能, 將來在日本要是「思鄉」的話, 也能自己動手沖泡奶茶和檸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