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搬出家裡以來, 我習慣了易潔鑊, 貪其「唔痴底」
但粗用的話那層不黏的Coating卻很容易被破壞, 繼而釋出致癌物質, 因此久不久就要換新
這使我有了想拋棄易潔鑊的念頭
經過一輪的尋尋覓覓, 最後在Amazon入手了一把山田工業所的北京鍋
雖然是日本的三大中華鐵鍋品牌之一, 但價錢卻非常親民, 那撲實的外型也感覺很耐看
在網絡上搜尋了一下資料, 山田工業所, 是日本唯一堅持由職人手動操作機械拓打出而成的鍋具品牌。鐵鍋由一整塊鐵皮經過5000次以上的錘打成型, 錘打的過程令鐵分子變得細小, 密度高, 導熱快, 特別適合華人喜歡猛火快炒的料理習慣。
而這把鍋子的重量只有1.15kg, 很適合女士使用。
打開紙盒, 包裝有夠簡單的, 很不像日本人的作風呢(笑)
這樣空蕩蕩的, 它在運送的過程中應該在裡面被摔不停的吧 哈哈!不過送到我手裡是原好無損的就好了(攤手emoji)
我買的這個是33cm, 厚1.2mm的鐵柄北京鍋款式
我雖然是個香港人, 但比起雙耳的廣東鍋, 這種單柄的款式對我來說更方便
因為是靠人手操作打造的關係, 所以每個鍋子都能看到這種「不完美」的痕跡, 實而不華
隨鍋附上了一張説明書
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得到防鏽的效果, 所以鍋具在出廠的時候都會鍍上一層透明的食用級防鏽油, 而這個塗層會在開鍋後脫落, 請大家安心使用」
另外, 在開鍋的時候, 必須要保持空氣流通, 抽油煙機和抽氣扇也要開一下啊
再來就是說明開鍋和日常保養的方法了
好吧!以下要來開鍋囉~
先來紀錄一下原本的樣子
用大火均勻地空燒鍋子, 很快整個鍋都變黑了
繼續保持大火空燒, 然後會看見中間最受火的位置開始慢慢變灰
開鍋的目標是將整個鍋面燒黑再燒灰, 黑色的位置就是防鏽油存在的位置了
將黑色的部分對準火源, 讓它燒成灰色, 然後移動鍋身, 重覆步驟直至整個鍋體都變灰。
因為這是鐵柄的款式, 所以久燒的話手柄是會燙的, 我隨手拿起抺布來隔熱了
終於都被我燒成灰色了, 這個過程快要用上30分鐘
關火放涼之後開水, 配合中性洗潔精好好刷洗一次
在刷洗的過程摸到黑黑的鐵粉是正常的, 洗走就可以了
開火烘乾鍋面, 然後加點油, 炒一些不要的菜葉, 將油沾滿整個鍋子 (小心菜葉不要有水份, 否則會彈油)
已經被炒軟的剩菜可以取出來丟掉了,
最後再次用水沖洗鍋子
就這樣~開鍋儀式大功告成了!
在烘乾水份後, 我用廚房紙沾了些植物油, 把鍋體內外整個都抺一片, 讓它好好吃油
鍋子最後變成這個樣子, 油亮亮的!
因為防鏽油在開鍋後已經全部脫落, 所以以後都要小心, 不要讓水份久留在鍋面, 清洗過後也必須弄乾水份, 否則會容易生鏽啊。
因為香港屬於很潮濕的地方,所以光是抺乾還是不夠保險, 為穩陣起見, 在抺乾後將鍋子再用爐火烘個十秒八秒, 徹底去掉剩餘的水氣, 這樣就能確保不生鏽了, 小用的話再抺薄油, 常用的話則可以不用。
用上一段時間後, 鍋面就會形成天然的油膜, 久而久之也能達至不黏的效果 (往後也盡量不要使用洗潔精洗鍋, 洗潔精會把天然油膜洗走的~)
鍋柄這裡我沒有把那防層鏽油燒掉, 但在開鍋空燒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把手柄燒黑, 最後變成這樣的漸層色, 還蠻好看的XD
手柄上面印著33這個鍋size的字樣, 還有「打出し」這個logo, 是山田工業家的標記!
由細到大在廚房裡面聽著媽媽的炒菜聲, 那種鑊鏟和鐵鍋碰撞出來的鏘鏘聲, 以後在我家的廚房也可以聽到了, 好好保養的話鐵鍋是可以用上好多年的寶物啊!是日本人所說的一生モノの鉄の料理器具だよ!
從今開始, 它要與我為伴了。